腊月二十八,河北赵县刘家庄,十岁小栓子眼巴巴盼猪油渣出锅

赵县 更新于:2025-09-04 00:37
  • 太空沉思
    腊月二十八,河北赵县刘家庄,一锅猪油渣刚出锅,十岁小栓子就蹲在灶台边。
    他盯着母亲把最后一块肥肉切丁,炸成金黄,装进搪瓷罐——那是年初二走大姑家的“礼包”。
    1983年,粮票还攥在队长手里,杀一头猪得全村排队。
    栓子爹凌晨三点去公社冷库,换回两斤后腿肉,再搭上半袋自家磨的玉米面,才算凑齐“四色礼”。
    年初二,栓子穿着补丁新衣,踩着雪咯吱咯吱去大姑家。
    路上,他兜里揣着攒了半年的糖纸,就等换大姑给的五分钱红包。
    酒席上,老规矩硬:姑父坐主位,筷子没动,谁都不敢夹。

    栓子盯着那盘粉条炖鸡,咽口水,直到姑父夹了第一块,他才敢伸筷。
    网友@村口老李说:“那年我八岁,为了多吃一块炸耦合,把表哥灌醉了。”@小芳奶奶留言:“现在超市鸡腿随便买,可再没那股柴火味。”
    如今,赵县冷库拆了,超市冰柜摆满进口牛排。
    栓子儿子网购年货,快递直接送到家门口。
    可栓子还是每年亲手炸一锅油渣,只为让孙子尝尝,那年雪地里,一口肉香能暖整个冬天的味道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