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石家庄市赵县“拉碌碡”为何要男扮女装?

赵县 更新于:2025-04-12 05:36
  • 邢建国14

    “拉碌碡”是河北省赵县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,它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,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娱乐形式。男扮女装是这种舞蹈的一个特色,其背后有以下几种原因:
    1. 祭祀文化:在古代,男扮女装是祭祀活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。在古代,人们认为男女之间的界限是神圣的,通过男扮女装,可以消除性别界限,达到与神灵沟通的目的。
    2. 节日庆典:在赵县,拉碌碡是春节期间的一种庆祝活动。男扮女装可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,使人们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。
    3. 艺术表现:男扮女装在拉碌碡舞蹈中,可以增加舞蹈的趣味性和观赏性。男扮女装的演员通过夸张的表情、动作和服饰,使舞蹈更加生动有趣。
    4. 社会习俗:在赵县,男扮女装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习俗。这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,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。
    总之,男扮女装在拉碌碡舞蹈中具有多重意义,既体现了古代祭祀文化,又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,同时也丰富了舞蹈的艺术表现。

    举报
  • 净风雨

    “拉碌碡”主要讲述的是旧时一个丫鬟陪着富家太太游春的故事。

    从歌舞内容和形式上来看,和宋代已经兴起的“村田乐”有些相似之处。农村打场、轧地要用碌碡,“拉碌碡”,便从村田乐发展变化而来,是表现农家劳动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。

    拉碌碡表演一般一个老汉手拖犁地鞭,在后面赶碌碡,一个老婆儿和一个媳妇,在前面拉碌碡,另有一个跳担后生,扮演送饭人,一面走一面和拉碌碡的人逗耍。人数多的还加上一个卖膏药的和一个托鸟笼的,算是不务正业的人吧,也是引逗老婆儿和媳妇儿,被老汉一鞭赶开。
    之所以要男扮女装,是因为,在旧时女人不便抛头露面,讲究男主外,女主内,又害怕被人说三道四,这也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些弊端,是中国自古遗留下来的一种传统,另外,长鞭打花也有危险,女人都胆小,不敢做这些活动,所以就由男子装扮。到现在,就变成了一种方式传承了下来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